1、445 號伺服斷線軟件報 警: 機床不能正常運行
維修步驟:
一是檢查系統的硬件連接均正常, 但伺服電機的反饋值與光柵尺的反饋值偏差較大;
二是修改伺服調整畫面的功能位參數No.2003.1=0, 取消伺服斷線軟件報 警功能。這樣就不再出現445 號伺服斷線軟件報 警, 機床恢復正常運行。
當然, 這種方法只能在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場合使用, 因為它取消了全閉環和半閉環反饋的偏差監控功能, 徹 底的解決方法還是要維修調整機械傳動機構。
2、經三坐標機測量存在約8μm 的徑向誤差, 而且有過象限突起
調整步驟如下:
一是消 除位置偏差的有用功能是位置前饋。使用該功能, 可以抑 制由加/ 減速造成的延遲和伺服系統的延遲, 加工的輪廓誤差可以降低。調整預讀前饋系數參數No. 2092 由
9000 調整為9500;
二是在伺服調整畫面修改速度環增益參數125 為180,再微調預讀前饋系數參數No. 2092 由9500 為9600。
3、在機床的運行過程中出現Z軸振蕩的現象
維修步驟如下:
一是調整機床位置環增益No.1825 關于Z 軸的參數, 由3000 調整為2800, 機床運行時Z 軸振蕩沒有明顯的效果, 再降低該參數, 機床則出現伺服報 警;
二是經觀察, Z 軸電機與絲杠間傳動比為2: 1的皮帶輪傳動, 分析電機與Z 軸之間會有一定的
扭轉和傳動間隙, 難以穩定位置環功能。通過設置機床參數No.2012.1(MS FE) 為1, 使機械速度反饋補償功能生效, 并設置機械速度反饋增益參數No.2088 為30, 重新開機, 運
行Z 軸時振蕩現象消失。
4、進給軸采用半閉環控制, 經機床定位精度檢測發現各進給軸均存在約30~40μm 的超差。
維修步驟如下:
一是調整和預緊各進給軸絲杠螺母副, 再檢測發現仍存在約10~20μm 的超差。
二是測定出各軸進給間隙補償量, 將測定值補償在機床參數1851 中, 測定出各軸快速進給間隙補償量, 將測定值補償在機床參數1852 中。
三是機床各進給軸重新回零, 再檢測機床定位精度, 誤差均在5μm 之內, 符合定位精度要求。
5、在某次開機后出現X 軸軟件超程報 警且正反向均無法開動, 按RESET 鍵、重新開機都不能消 除該報 警。
維修步驟如下:
一是把存儲行程ji限參數設定為無效, 即機床參數1320 設為99999999, 機床參數1321 設為- 99999999 。
二是系統重新上電開機, 該報 警消 除。再進行回參考點操作, 重新設定系統存儲行程參數為原來的值, 機床即恢復正常。
基本調試參數設置部分
1 小數點的設置
在數控機床使用時,一些FANUC 0i系統常會出現編程時要求坐標字右邊加小數點,例G00 X100.Y100.F100.,即X100.表示X 方向走100mm,如果寫成X100 則
僅表示X 方向走0.1mm。上述實例實際上是由FANUC 0i系統參數#3401設置的(表1)。
其中DPI 表示可以使用小數點的地址,0:視為zui 小設定單位,1:視為mm
調試時其設置步驟如下:
(1)將NC 置為MDI 方式;
(2)將FANUC 0i 系統參數設為“可寫”狀態:(a)按功能鍵OFFSET———按軟鍵“設定”;(b)光標移至“參數寫入”處;(c)輸入“1”———按input 鍵。
(3)修改3401 參數值:(a)按功能鍵SYSTEM———按軟鍵“參數”;(b)輸入“3401”———按軟鍵“搜索”; (c)光標移至3401#0 處;(d)輸入“1”———按input 鍵。
(4)將FANUC 0i 系統參數改為“不可寫”狀態
其方法同第 二 步,輸入“0”即可。
通過以上修改,在編程時,不管坐標字右邊是否有小數點,輸入的數值均以mm 為單位,X100.和X100 均表示X 方向實際走100mm,這樣可以提高程序輸入的準確度和效率。
2G71、G72 編程時往往會提出這樣的要求:即零件輪廓必 須符合X 軸、Z 軸方向同時單調增 大或單調減少。
實際上該特征由參數5102 確定(表2),許多機床設置成即5102#1=1,即MRC=1。
此時加工圖1 所示零件輪廓符合X 軸、Z 軸方向同時單調增 大或單調減少的圖形時,系統不報 警,機床正常加工。
在實際應用時如加工圖2 所示零件輪廓X 軸、Z 軸方向非單調增 大或單調減少的圖形時,需把5102#1 設為0,即MRC=0,此時非單調性圖形零件的加工,系統不報 警,機
床正常加工。
3 鏡像功能的開通
許多裝有FANUC 0i 系統的機床生產廠家并沒有在調試參數時開通G51 鏡像功能開通,如要開通需設置以下4 個參數:5400#6=1(各軸縮放比例用I、J、K 指令);
5400#7=1 (縮放的倍率單位為0.001 倍);5401#0=1(縮放有 效);0012#0=1(鏡像開通)。